
河北易县一处不起眼的麦田中,居然发现了这样惨烈的一幕。。。
这些是什么?人头,几千个没有身体的头颅,身体去哪了?...
這是位於河北易縣境內的已開挖的「人頭墩」探方(攝於9月27日)。在河北省易縣燕下都遺址城南2.5公裏處,有14個高約10米、直徑達幾十米的圓形夯
土墩台,通過對部分墩台的發掘,考古人員發現其中均埋葬著大量人頭骨,距今約有兩千多年。
這些人頭骨究竟從何而來?史無記載,研究者也莫衷一是。為了慎重
起見,已開掘的兩個墩台重新回填,僅留下一個不大的探方供保護性研究。在曾經挖掘的一個「人頭墩」裡,研究人員通過鑽探,測出埋葬人頭骨的面積為300平
方米,有人頭骨2000餘個。而在開挖的50平方米面積內清理出的300多個人頭骨上,部分人頭骨有明顯的砍殺痕跡,有的頭骨上還插有青銅箭頭。
經專家鑒
定,這些人頭骨屬於20至30歲的男性青壯年,應該是當時戰敗者的首級。對這14個土墩的成因,人們一直迷惑不解。有專家認為是公元前284年樂毅伐齊大
勝時從戰場帶回的齊軍首級。
也有專家說這是公元前314年燕國「子之之亂」受害者的首級,當時的內亂使燕國死傷幾萬人,後來有人將被砍殺者的頭顱埋在一
起,形成了今天發現的「人頭墩」。儘管存在著各種不同觀點,但像這樣大規模的帶戰爭創傷的骷髏\成批出土,在
世界上極為罕見。
目前,有關專家正在對其成因進行研究。(以上引用了新华社文章,图片来自陈大嘴现场拍摄,一半来源于网络照片。)
陈大嘴记录
评论